胡劍鵬委員代表農工常德市委建言:完善農村救助體系 實現(xiàn)精準分類救助
2014年5月1日起施行的《社會救助暫行辦法》確立了完整清晰的社會救助制度體系,,但在基層實施過程中,還是遭遇了或多或少的困難:一是農村低保對象界定難,,二是專項救助覆蓋率偏低,,三是農村“五保”保障欠周全,。
建議:
一要“精準扶助”,,建立健全農村困難群體數據庫。以鄉(xiāng)鎮(zhèn)為主要平臺設立社會救助管理網絡,,建立特困群體數據庫,,逐步提高農村低保的保障線,以家庭為單位實行重點保障,,實現(xiàn)精準扶貧,、良性扶貧、長效扶貧,。
二要“合理救助”,,擴大專項救助政策的覆蓋面。在建立各項專項救助制度時應當考慮逐步向農村低保邊緣群體擴展,,逐步形成斜坡式的救助體系,,改變目前所有救助幫困政策高度聚焦低保群體的“懸崖效應”,。
三要“全面救助”,確保農村“五?!北U纤饺嫣嵘?。建議各級政府縮減五保戶危房改造的力度,進一步加大農村敬老院建設投入力度,,提高敬老院工作經費,,支持幫助發(fā)展院辦經濟,提高敬老院的供養(yǎng)服務水平,。對于分散供養(yǎng)的五保戶,,設立專門的五保戶護理基金,解決五保戶生活不能自理或生病住院時急需的護理費用,,進一步規(guī)范五保戶喪葬管理,,免收火化費用,集中安置在各地的公益性公墓,。
分享到: